互联网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肾脏病学专委会第二届年会闭幕总结

来源:互联网    作者:      2023年06月12日 13:20

导语:

图片1.png

2023年6月11日中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肾脏病学专委会第二届年会在上海顺利落下帷幕!

作为新冠疫情放开后上海肾脏病学界的首次线下会议,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肾脏病学专委会第二届年会具有鲜明的融合性、国际性、创新性、引领性特征,大会以融合、创新、引领、发展为目标,聚焦肾脏病学诊疗热点、难点和关键科学问题分享新融合、新思想、新进展、新指南、新药械、新技术,培育新青年、引领新航向等。内容详实丰富,共设置法布雷病、CKD贫血管理、CKD高血压管理、原发性肾病、继发性肾病、CKD诊疗进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心肾、血液病相关肾损伤、急性肾损伤、遗传性肾脏病、肾脏病理、中西医结合、青年论坛、医学论文写作、病例讨论等多个学术交流版块/场次,共吸引144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线上604,线下844)医、护、技师注册参会,会议同步直播累计点击量超10万,较好地辐射到全国各省市、边远地区和基层医护人员,从而为大家打造了一场高水准学术盛会。

新融合篇:同心同行汇聚力量,交叉融合引领方向

本次大会是一次团结奋进、打破学科壁垒的会议,期间围绕药理、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创新转化等方面展开,推动了多学科融合,打开了发展思路,明晰了努力方向。

1、良师益友重聚首,新朋知音共筹谋

图片2.png

本次大会得到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黄正明院士的大力支持,有幸邀请到中国科学院侯凡凡院士、中国工程院宁光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陈红专教授,以及美国西奈山医学院肾内科行政主任何慈江教授、美国达拉斯贝勒大学肾脏病理诊断中心主任周新津教授等多位国际权威专家,以及国内众多专家学者从肾脏病学、内分泌学、药理学、病理学等学科角度通过主旨演讲、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授课交流,将本次交叉融合之旅推向高潮。

2、肾脏学科发展全国一盘棋

本次大会对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区医护人员线下参会免注册费,为帮扶提高偏远地区肾脏病诊治水平贡献一份力量。西部地区医护人员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有246名注册线下参会。为更好地帮扶西部地区,同步诊疗技术,缩小差距,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肾脏病学专委会将成立巡讲团开展西部行,将点对点、面对面进入县级市、地级市,通过查房、小型会议等方式,建立姐妹科室合作机制,长久落实对西部地区支持帮扶。

3、汲取东方智慧,中西医共鸣共进

中医药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多环节干预产生整体调节的复合效应机制,能够改善肾脏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特殊的治疗优势。本次会议“中西医结合专场”就中医药防治肾脏病相关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策略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在传承和汲取东方智慧的过程中,推进学科发展。

4、从整体出发,为病人提供最佳诊疗模式

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原则下,无论内分泌、肾脏、心血管、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都是机体的一部分,只有将患者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治疗才能使患者达到最大获益,这也是现代医学领域广为推崇的理念。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本次会议对讲题设计进行了优化调整。比如,针对慢性肾脏病多学科协作主动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狼疮性肾炎病理探案专场,心肾专场,血液病相关肾损伤专场,糖尿病与肾脏病,慢性肾脏病综合管理时如何关注肾脏和心脏保护等学科交叉相关专题或话题,契合了肾脏病学科发展方向。

5、探寻罕见病诊治路径,推举学科向更高的“珠穆朗玛”攀登

罕见病因其难诊难治一度被称为医学界的“珠穆朗玛”,而本次会议迈开了向医学界“珠穆朗玛”进发的步伐。在“法布雷病诊治进展”专场,肾病、心脏病、儿科学领域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法布雷病的“筛”“诊”“治”“管”进行多学科医生广泛的探讨,让参会者收获满满,提高了对罕见病诊疗的认识。

新思想篇:启迪思路,开拓视野,为学科发展引路

近年来,肾脏病领域新理念层出不穷,不断为肾脏病诊疗带来新方向,本次会议作为肾脏病领域高端学术盛宴,以系统思维、融合思维、创新思维谋划学科发展之路,为启迪思路、开拓视野、学习提高提供了良好机会。

1、以研究创新点亮中国肾脏病学之光

在以创新为驱动的新时代背景下,具体到论文写作与科研方面,如何从临床实践中寻找科研思路?本次会议通过与《新英格兰医学前沿》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青年肾病医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医学论文写作水平。不仅如此,也启迪了大家创新的思维。以创新研究为起点,促进实践与理论的相互融合,加快落地转化,每一位研究者都是跳动的火苗,汇集众智,便可转化为燎原之势,助力创新科技的发展,真正造福于广大肾病患者。

2、慧医学将成为肾脏病学科腾飞的翅膀

智慧医疗对于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临床医学多年来积累的海量数据有了用武之地,无论是慢病管理、创新型医疗影像技术、基因组学、还是医疗机器人研发,智慧医学将进一步在各个细分领域普及和深入,并不断显露出其巨大的前景。本次会议期间,特别是在慢性肾脏病管理、病理诊断以及影像学诊断领域,智慧医疗正在将肾脏科医生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进而投入到临床与科研工作中,助力学科腾飞。

3、多学科协作主动健康管理模式

基于慢性肾脏病“早筛、早诊、早治、促康复”全链条规范化、标准化的多学科协作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可对患者进行高效、个体化管理,真正推动肾脏病领域从“以治病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向“以健康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管理体系的转变。

新进展篇:传递学科进展、引领学科发展

近年来,肾脏病领域新进展层出不穷,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通过法布雷病诊治进展专场,CKD诊治进展专场,肾病综合征抗凝治疗进展、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进展,肾移植后原肾病复发诊治及进展,遗传性肾小管肾病和IgA肾病遗传机制研究进展,腹透相关腹膜纤维化的治疗进展,肾脏病血压管理进展,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诊治进展等,在分享进展的同时,大家相互讨论、切磋难点和创新点,为与会者带来了启迪和新知。

新指南篇:深学细悟,凝聚学科发展共识

作为肾脏病领域的“守护者”,指南共识具有领导性的地位与价值。它制定优化的病人管理和治疗标准,保持学科专业和临床实践的高度规范化,引领推动学科的创新,昭示医学探索的方向。为此,本次大会在讲题设计上,不仅为大家发掘展示基于国内外指南和共识的拓展性、创新性病例,而且还以《法布雷病诊疗共识及MDT路径解读》、《FSGS诊治专家共识解读》、《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诊治的指南解读》、《中国慢性肾脏病中国专家共识2030版》等为例,进行系统全面的解读,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新药械篇:小巧巧于技,大巧巧于器!新器械新药物成为“左膀右臂”

从梦想到实践,需要打破传统认知、革新技术理念,化不可能为可能,这样理念的帆才能抵达药物器械的海。新的药物器械将不断赋予肾脏病学新的能量和动力。本次会议讲题设计科学合理,将领域内新药物器械进行了系统盘点与充分展示,极大地惠及广大基层医生和病患。

1、生物制剂舍我其谁

图片3.png

据陈楠教授介绍目前贝利尤单抗是国内唯一获批成人狼疮性肾炎(LN)的生物制剂,为LN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不仅如此,生物制剂在原发性肾脏小球疾病,如膜性肾病等疾病中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传统方法治疗轻链型淀粉样变性尚未能满足临床需求。达雷妥尤单抗联合CyBorD成为轻链型淀粉样变性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方案,其皮下制剂直击病源, 具有杀伤表达CD38的克隆浆细胞以及激活免疫的独特双重作用机制,可为患者带来快速深度的血液学缓解及更好的器官缓解,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并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血细胞表面内源性补体抑制物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与遗传性或获得性的补体途径失调相关。PNH和aHUS属于全球罕见疾病,依库珠单抗注射液可通过抑制补体途径免疫反应控制上述两种疾病的病情。

 放眼未来,生物制剂将在肾脏病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CKD合并T2D靶向治疗

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MR)过度活化为治疗CKD合并T2D的新靶点。非奈利酮(Finerenone)是第三代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有更强的抗MR作用,可显著降低蛋白尿,有效抗肾脏纤维化、抗心脏纤维化,延缓肾功能衰减的进展,降低肾脏终点事件的发生,同时减少心血管的终点事件的发生。随着这一药物与疗法的普及推广,将有越来越多的CKD合并T2D病患从中获益。

3、糖-心-肾三方获益

对于合并确诊或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心衰或CKD的T2DM患者,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以降低CKD进展和/或心血管事件风险,意味着SGLT2i将可跨越糖-心-肾三大领域,令众多合并症患者获益。对于CKD合并心衰的患者,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平衡肾血流,保护肾功能,作为CKD患者的优选,沙库巴曲缬沙坦打破了CKD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疗困境,其卓越的心肾保护作用是CKD合并心衰患者的新希望。

4、肾性贫血治疗手段的革命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超越美国、日本及欧洲,是首个中国率先批准的国际原创新药,并且我国在国际上开创性、引领性用于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该药的上市对我国及全球肾性贫血患者治疗影响深远,标志着肾性贫血的治疗迈进第二次革命新时代,我国也将从肾性贫血治疗大国逐步迈入强国之列。本次会议,再次将这一先进药物及治疗手段推广普及开来,切实为肾性贫血病患谋福祉。

5、特异性治疗方式——酶代替治疗

特别是注射用阿加糖酶β,是我国批准的首个法布雷病酶替代治疗药物,填补了法布雷病特异性治疗药物的空白,让中国的法布雷病患者“无药可用”成为历史,加之本次会议特设的“法布雷病专场”对该疗法的普及推广,将助力我国罕见病诊疗向前迈出一大步。

6、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布地奈德迟释胶囊

布地奈德迟释胶囊是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于2023年4月进入海南博鳌,具有迟释和缓释双重创新制剂工艺,精准释放于回肠末端派尔集合淋巴结处,调节B细胞活性;相较泼尼松龙和甲泼尼龙,受体亲和力和局部抗炎作用更高,全身吸收更少。相信不久的将来,该药将会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更多IgA肾病患者。

7、艾考糊精腹透液

该腹透液以其独有的优势,弥补了单一葡萄糖腹透液局限性,为腹透治疗引入了更多元化手段,助力终末期肾病患者更多临床获益,随着会议将之普及开来,全国将有数以万计腹透患者从中获益。

新技术篇:盘活现有技术,拥抱新技术,一起向未来

近年来,肾脏病领域新技术更新迭代迅猛,包括病理、影像、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等一大批新兴技术不断融入肾脏病领域,为诊疗带来新方向,本次会议期间的同步介绍与解析,让我国肾病科医生获得了难得的新技术相关资讯动态。不仅如此,在新技术推陈出新的同时,会议期间,多位专家学者基于现有技术手段,结合病例实操,深入浅出、详解如何进行改造升级,从而实现对复杂病人的成功救治。一场盘活现有技术,拥抱新技术的学术之旅,令与会者收获满满。

培育新青年篇:传承积淀奋取精神,依托盛会实现跨越发展

图片4.png

肾脏病领域医务人员责任大、担子重,特别是青年医生一代,更是肩负“健康中国建设”重大使命。本次会议特设“病例讨论”“青年论坛”等特色专场,为青年医生们提供展现风采、相互激励、凝心聚力的舞台。在讲题设计上,本着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的宗旨,通过病例讨论,更贴近实战,使广大医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临床问题,更加牢固的掌握临床技能,积累更丰富的经验,助推他们接下来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进取的姿态、更有力的行动,成长为学科发展的新锐。作为一个年轻的学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也将与大家共成长。

引领新航向篇:长风浩荡启新程,海上扬帆奋者先

展望学科发展未来,以融合交叉汇聚力量,以新思想武装头脑,以新进展扩宽视野,以新指南为导向,以新药物器械为工具,以新技术为抓手,以本次会议为新契机,当代青年肾脏科医生们定能力学笃行,让学科发展行必致远。

总结篇:缘起上海谋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

图片5.png

4天的学术活动,使广大与会者在专业大咖的引领下了解前沿信息和发展方向,在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增强了专科技能,凝聚了共识,坚定了信心,激励大家用实干追逐梦想,用奋斗诠释担当,让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扬帆上海,蓄力远航,共同谱写肾脏病学未来发展新篇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贝塔网立场)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贝塔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