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2024年,手机行业的硬仗该怎么打……

2024/1/30 11:40:00

岁末年初的机圈处处渗透着暖意,这番光景,似乎多少有点久违了!???????? 

一是,各机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结束了连续7个季度的下滑,在2024年将取得久违的正向增长。意味着智能手机行业这么漫长的冬天终于要熬过去了,新的转机已悄然拉开帷幕。 

然而春江水暖鸭先知,更激烈的战争也即将打响,苹果官网罕见大降价,三星全球出货量第一宝座失守,国产品牌阵营隔空喊话,杀手锏创新不断祭出,出海战略马不停蹄。????????????? 

展望2024,智能手机行业必然进入一个比过去几年更加惨烈的存量竞争时代,而存量竞争意味着「卷」,那么破局点在哪、着力点又在哪? 

不仅卷价格,更要卷产品力、品牌力,更关键的是卷创新力,也意味着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正式从红利时代的「赢规模」,迈向存量时代的「赢心智」时代。???????????????????????????????????? 

前有余承东与小米隔空喊话争夺折叠屏手机关键技术铰链创新、荣耀任意门与罗永浩一步的争议,后有OPPO与诺基亚长达近三年的专利争议历史性大和解、小米澎湃OS与华为鸿蒙OS在粉丝圈引发的一轮轮骂战,再有苹果掌舵人库克亲临三星新品发布会现场见证AI手机的诞生……??????????????? 

巨头们无不铆足劲关注友商的一举一动,或者不放过任何一个创新的细节,争得面红耳赤。这显然是这一市场的头部玩家们对智能手机品牌下半场竞争力的一次重新审视,自然也是行业破局的关键方向。 

而在岁末年初接二连三的这些事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个热闹的手机市场又回来了,也看到2024年,AI、折叠屏手机、影像技术升级、跨终端的全场景的智慧能力、出海以及终端形态的精细化运营成为2024年智能手机行业最大的看头。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初才透露出的关键信号,似乎被机圈最低调的vivo在2023年悉数押中,而这背后,站在品牌与行业的角度,又意味着什么呢? 

了解了一圈vivo过去一年的动静,我们从背后发现了其刚柔并济、埋头种因的独特发展之路,或许也是存量竞争时代,任何行业都可以借鉴的一个样本。 

柔,赢心智

作为消费者,站在消费者视角来看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越来越不想换手机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有人说,是经济放缓,大家没钱了!事实上,钱并不是关键,如智能手机刚开始发展那几年,小柴作为穷学生,一样没钱,但是看到前所未有的体验,一周打零工四五天也得凑钱买一个。也就是说,如今的智能手机行业创新放缓,缺少惊喜感,才是换机欲望降低的重要原因。????????? 

自然,也不难看出,如今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不管是硬件终端,还是应用服务已经在「微创新」时代匍匐多年,「挤牙膏」三个字,似乎也成为消费者对如今硬件市场最贴切的描述。 

加上内容应用端也未出现颠覆性创新,导致终端性能严重过剩,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小,这也导致手机定价的差异化也正在被缩小,各种因素叠加,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也在降低,跨系统、跨品牌之间的用户流动也更加频繁,这无疑也为厂商们品牌力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即如何通过柔性创新力、产品力去提升品牌力,从而赢得用户心智,但这是危,也是机! 

2023年的vivo则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比如其在2023年交出了「集成式创新」的答卷,这是放眼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独一份。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库克亲临三星发布会现场是干什么去了?事实上去看三星的AI手机去了,而AI带给手机行业的颠覆可以说是近十年最大的,包括交互、应用体验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 

而事实上,将AI装进手机,vivo在2023年就全面落地了,而且是将系统性的AI能力装进了手机。?????? 

在2023年的vivo开发者大会上,vivo「蓝科技」正式亮相,而蓝科技也被称为是一个技术池,涵盖了芯片技术栈、蓝海续航系统、蓝心大模型、蓝河操作系统,实现对智能手机各个层面的核心技术的矩阵式创新升级。????? 

关键的是,这些集成式的创新不是对蓝图的描绘,也不是停留在PPT上,而是在vivo X100系列、S18系列新品上全面落地了,成为全球首批「AI手机」。?????? 

vivo蓝心大模型集成了目前市场主流的AI应用,比如蓝心千询和蓝心小V。在体验上彻底颠覆了过去手机市场的交互方式与内容应用体验。 

比如在AI的加持下,让手机有了强大的自然对话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支持通过语音、文字、拖拽等方式接收并处理信息数据,更智慧的,在自然交流中帮助用户完成找文件、搜照片、总结归纳信息、快捷创建日程等操作。??? 

而可以预见的是,蓝心大模型的能力将在不久的将来集成式释放。这不仅得益于vivo在数据、人力、算法、算力四个维度率先全面布局。更重要的是,来自整个「蓝科技」的系统性协同。????? 

比如与蓝晶芯片技术栈、蓝河操作系统相结合则是释放强大AI能力的关键。 

事实上,我们也不难看出,仅「蓝科技」的落地,就已经足够惊喜,这是整个手机行业前所未有过的全新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除了「蓝科技」这一杀手锏,vivo在产品设计、影像等等方面也是表现出了集成式、跨越式创新的能力。??? 

比如自研影像芯片快速迭代,尤其在去年7月,围绕光学、算力、算法三大技术底座,重磅发布全新6nm制程自研影像芯片V3和算法矩阵。???? 

从芯片到算法矩阵,vivo在影像方面跨越式升级,与此同时,vivo与蔡司持续进行全新的镜头设计探索、产品技术共创,为智能手机的影像技术探索全新的可能。?? 

从蓝科技涵盖的芯片技术栈、大模型、操作系统,再到影像能力,在2023年,vivo无疑展现出了系统性的柔性创造力,突破了手机行业创新的诸多局限.

从现实意义来看,一年时间,vivo集成式、矩阵式的落地大量的创新成果,这是这些年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都罕见的,要激活整个市场的活力,所有的终端品牌厂商同vivo一样,一起合力或许是重新定义手机,产业新模式、消费体验的唯一出路。 

自然,站在消费者视角来看,在这个同质化且挤牙膏式创新的存量时代,谁能集成式的释放创新能力,必然将再一次重构这一市场的消费心智,重建市场话语权。 

而在过去的2023年,vivo显然已经打好了坚实的地基,2024年的加速落地,也必然让vivo成为存量竞争时代,消费者心中创新的样本。????????????????????? 

事实上,这样的结果似乎也已经开始上演了。数据显示:11月上市的vivo年度旗舰产品即集成了大量vivo创新的X100系列,首销日累计销售额达10亿人民币,打破vivo历史上所有新机首销纪录,相比上一代旗舰产品销量增长740%。???? 

这样的成绩,用逆周期生长来形容,再形象不过了。

而刚刚上市的S18系列也不例外,首销当日,全渠道日销量为上代产品的143% ,打破S系列历史首销增长纪录。同时,也助力vivo在2023年W51(第51周)以16.21%的销量市占率,站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份额榜首。 

刚,赢场景 

内在柔性的创造力,最终需要在硬件终端表现出极强的破坏力与重塑力,2023年,vivo X100系列、S18系列取得的逆周期生长的成绩,也是内在柔性创造力的刚性体现。?????????? 

正如前文所说,这种刚柔并济的创新方式一方面体现出了循环驱动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内外反哺,让vivo跑出了独特的发展创新模式,让创新有的放矢,让现实价值反哺内在创新力。?? 

现阶段的智能手机行业,对于终端厂商来说,最大的压力来自出货量,也导致大量厂商不得不走「机海」模式,而机海模式无疑是一场无休止的内卷与内耗。????

一方面,机海战术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产线,以及成倍增长的渠道、销售、营销成本;而这些都是真金白银,如果把大量的资金都花在这些方面,必然是在分食底层技术创新上应该投入的资金、资源与人力。???? 

另一方面过度的同质化,又需要不断的给新品让路,导致产品发布不久后跌价成为常态,潜移默化的让潜在用户变成「等等党」,严重削弱品牌力,导致用户忠诚度降低,最终导致更严重的库存问题。?? 

而逆周期生长的vivo,在过去几年,一直在积极地调整产品线,重点瞄准各类细分场景与用户,做到场景与用户的精细化深耕。而这也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砍掉定位重复的产品线,减少系列产品的迭代次数,数据显示,2023年,vivo的发布的新机数量不仅比2022年减少不少,同样远低于友商。 

如今vivo只剩X系列、S系列、Y系列以及子品牌iQOO。比如在2023年覆盖了大小折叠屏市场的X Fold2、X Flip、旗舰系列X100系列、iQOO 12系列和中端市场的S18系列。 

仔细观察这些产品线,都有着典型的人群、定价、场景差异化,基本上满足了市场的所有需求场景,也就是所有的用户群,在vivo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不需要在同一个品牌内再筛选一次。 

那么显然,vivo对产品线的调整,出于多方面考虑,一是深耕场景,更好地去解决用户的真实需求,让产品力足够的「刚」; 

二是减少挤牙膏式、同质化的迭代,将更多的资金、精力与人力聚焦到特定的创新点,并持续性的创新,尽可能的杜绝内耗,实现刚柔并济的良性循环。 

这样一来,创新力有了,产品力有了,自然品牌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让良性发展机制落地成为现实,这在终端出货量、以及市场份额占比等数据上进一步得到了印证。 

比如分析机构Canalys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vivo以4455万的出货量排行第二,仅次于苹果。 

此外,Counterpoint数据也显示,在国内市场,vivo以16.9%的位居第二,仅次于苹果的17.9%,成为安卓市场当之无愧的第一。

同时,这样良性的机制,也让vivo在海外以及海外新兴市场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比如2023年全年,在出海最重要的印度市场,vivo成为唯一一个实现增长的品牌,以18%的市场份额跃升至第二。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vivo已经成长为全球用户超5亿、市场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家都知道,如今中国品牌未来几年的大机遇,无疑是出海,智能手机市场也不例外,根据机构数据,未来几年手机市场的增长,基本上也在海外一些新兴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印度、东南亚等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率将达到6% 

而vivo在2023年已经在印度市场打了样,随着一系列创新技术的集成式落地,vivo在海外市场领头扬帆也成了必然。 

刚柔并济,埋头种因的vivo逆势穿越周期的底层逻辑

那么从影像技术的跨越式创新,到蓝科技的集成式创新、AI能力,再到折叠屏以及终端形态场景的深耕,以及出海,这些手机行业2024年的重头戏,为何被vivo全部押中,并率先落地成为2023年的逆周期生长引擎的呢? 

答案其实并不难,看完了2023年的vivo,我们也就看懂了vivo的独特发展之路,「内」赢得了用户心智,「外」解决了用户的真实需求,这恰恰也是存量竞争时代产品力、品牌力的重要体现点。 

究其本质,在智能手机行业过去十多年走过了大红利时代,而红利时代,品牌的赢,赢在规模;而如今,智能手机进入长期的存量时代,而存量时代,赢,则赢的是心智。 

那么过去那一套打法,在如今这一大背景下,显然不适用了,而vivo为何能率先改变打法,这与其埋头种因、秉持长期主义的基因有关。 

当然,这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比如在整个智能手机圈,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各种「嘴仗」,有来自品牌掌舵人的,有来自品牌自身的,也有来自忠实粉丝的,而在这些嘴仗里,我们似乎很少看到vivo的身影。 

而「嘴仗」背后的逻辑,就是红利时代的流量玩法,但是这套玩法在存量时代,便开始逐渐失效,而vivo则恰恰相反,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个新的阶段,vivo将会爆发出的巨大能量。 

2023年vivo的表现是一个缩影,而2024年则会是能量大爆发的关键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贝塔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贝塔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贝塔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