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蚂蚁处罚落下帷幕,重启IPO进入倒计时?

2023/7/13 12:01:00

鲸商(ID:bizwhale)原创 作者 | 海上渔民

近期,中国一行一局一会联合发出了“天价罚单”,这在过往中国金融监管史上极为罕见。

7月7日,证监会官网发布公告称,金融管理部门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反洗钱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证券投资基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71.23亿元。

而7月9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蚂蚁集团将召开股东大会,以批准蚂蚁集团向其全体股东回购不超过7.6%股份的议案。拟议股份回购价格代表蚂蚁集团估值金额约为5671亿元人民币,阿里巴巴集团正在考虑是否参与拟议的股份回购。

而此次的罚款和阿里的回购,在某种程度上传递了一个信息,平台进入了发展规范期,蚂蚁解控之后或许可能再次重启IPO。

互联网金融的整改之路

回溯到2020年,在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年代,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平台都开始做互联网金融,用互联网金融的方式来建构自身的业务闭环。

此时的蚂蚁集团被认为是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最具代表性和有前途的企业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在202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决定》正式宣告蚂蚁集团暂停上市。

蚂蚁集团被金融监管部门进行两次约谈,要求其进行五项重点业务领域的整改,包括:回归支付本源,依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完善公司治理,以及依法合规开展证券基金业务。这些都是监管层对于蚂蚁集团金融活动的规范和约束,以避免出现可能的金融风险。

在蚂蚁在金融管理部门约谈后,就拉开了强化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大幕,直到2021年达到整改高点,相关企业被查处和罚款。早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已扩展到了互联网平台经济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领域,包括垄断行业和数据安全等。

2021年4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了腾讯、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数科、360数科、新浪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科技、携程金融等13家网络平台企业。

金融管理部门针对当前网络平台企业从事金融业务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

至此,14家头部涉金融业务平台企业进入专项整改时间。这些整改措施主要针对的问题包括无牌经营、监管套利、无序扩张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等,其中就包括2022年初关停最近被罚的“相互宝”业务。

2021年6月,蚂蚁集团旗下的花呗和借呗业务被正式划归到重庆蚂蚁消金,这是蚂蚁集团整改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变动。同时,蚂蚁集团的控股权也被压缩到50%,其余的股权被吸引进来的多家机构出资持有,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也就说,蚂蚁消金将由蚂蚁、国企和民企共同管理、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成果,兼顾了审慎经营和金融创新的原则,成果安全软着陆后,宣告了蚂蚁整改即将划上句点。

而对于蚂蚁集团的业务收入结构,这一整改也产生了显著影响。以2020年为例,微贷科技平台业务占据了集团总收入的39%,是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

然而,经过整改后,这部分业务被并入了蚂蚁消金,而蚂蚁集团仅持有蚂蚁消金50%的股份,导致这部分收入受到摊薄。

2022年末,蚂蚁消费金融增资扩股也尘埃落定。12月30日,重庆银保监局官网显示,已经批复通过蚂蚁消费金融的增资方案。批复文件显示,蚂蚁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80亿元增至185亿元,同意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入股该公司。

整改结束,监管成为常态化

2023年1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已多次释放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建设的信号,部分头部平台企业在金融业务领域也动作频频,多种迹象表明,在经历2年多的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已迈入收尾阶段,并将迎来常态化监管。

1月7日,蚂蚁集团发布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主要涉及股东上层结构调整,此后将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

在本次调整完成前,马云为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可以通过杭州云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控制的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及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间接控制蚂蚁集团53.46%股份的表决权;调整完成后,马云表决权调整到6.2%。

本次调整完成后,蚂蚁集团包括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在内的各主要股东彼此独立行使所持有的蚂蚁集团股份表决权且无一致行动关系,各股东未单独或共同在蚂蚁集团股东大会层面形成控制,也不存在任何股东所提名的董事人数超过全体董事半数的情形。

2023年,大部分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这些整改旨在促进大型平台企业的合规经营,公平竞争,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进一步规范化金融业务。

从专项整治走向常态化监管,这一变化意味着将有更为明确的治理体系,金融监管的政策环境将更为稳定,有助于各方形成稳定预期,有利于金融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从而推动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到2021年,蚂蚁集团科研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39%,2021年科研投入超过188亿元。2022年,蚂蚁集团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围绕分布式数据库及计算基础设施、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与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五大基础技术领域持续攻坚。2022年,蚂蚁科技研发投入204.6亿元,较3年前提升超一倍。

蚂蚁金服、京东科技为代表的玩家们开始更多地用科技的手段不断地强化与完善金融的标准,开始用科技的手段不断地找到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其实真正这样一种发展现象的直接体现。

只有真正用金融色来定义自身,只有真正用科技的手段来完善自身,互联网金融,乃至金融科技的发展才能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决策层发力稳定民营经济信心之际,中国金融监管一纸巨额罚单落下,为旷日持久整改中的蚂蚁集团正式卸下监管包袱。这也是继滴滴出行后中国互联网公司收到的又一“整改结业证”,亦宣告平台企业全体整改的基本完结。

蚂蚁金服被罚,更多地是一次对于平台经济的校正,特别是对于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的正本清源。可以预见的是,以蚂蚁金服被罚为起点,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平台型金融模式将会真正从野蛮生长期,进入到规范发展期。

此次罚单落地之后,蚂蚁集团申请设立金控公司、个人征信牌照获批料或将提速,阿里回购股份亦将进一步优化股东构成,这些举措将为后续公司重启IPO铺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贝塔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贝塔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贝塔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