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360政企安全战略3.0,核心能力无法模仿

2019/9/5 14:51:00

9月3日,360集团在北京发布了政企安全3.0战略,周鸿祎率领新的企业安全团队首次亮相,显示出要在政企安全领域大干一场的决心。3.0战略的核心是“共建、分享、赋能、投资”这八个字,相对于1.0时代的“免费安全”,2.0时代的“投资驱动”,新战略有了更深的内涵和完全不同的业务逻辑,从中也可看出两个重要信息,首先是360的安全观已再次进化和升级,另外是360不再试图去颠覆某个行业,而是以改良者与合作者的姿态出现。


 mmexport1567588517647.jpg


安全市场从防范程序化威胁演进到主动防御,直至网络攻防,其实并没有经历太长时间。如果说免费安全为360进入安全市场并站稳脚跟创造了条件,那么投资驱动时期360通过收购一系列安全公司聚集起能力,获得了进军政企安全市场的基本资格。到了如今这个变化速度更快的时代,360认为简单的网络攻防已无法应对未来挑战,因此提出了以网络战为基础,通过赋能、共建、分享等方式参与政企安全市场的新思路。

 

360新的发展思路之下,产品这个概念被弱化,与此同时能力这个概念则被强化了。360原本是有产品的,安全卫士、浏览器等就是产品,未来这些产品也会在,只是新的产品被归化在各种能力集群中去了,如安全大数据、威胁情报、知识库+人工智能、安全专家等。例如,对安全产业具有极高价值的漏洞从本质上看可以是一种产品,但实际表现形式则是一种能力,是没办法展现具体形态的,只能通过能力输出机制发挥效率。这算是新形势下形成的一种新情况,根本没办法以简单的产品概念加以理解。

 

产品概念弱化之后,销售的概念也就没了,不过这并不等于360的商务活动就会停止。从360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其实360除了部分硬件外从来没有销售过什么产品,免费安全时代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安全产品对广告及游戏进行变现,直接淘汰了一大批靠出售杀毒软件立足的企业。未来360在政企安全方面的行进路线有可能与之类似,不出售具体产品,而是向政府和企业分享与输出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在服务或咨询方面开拓出某种形式的变现方式。

 

弱化产品和销售概念之后的360,显然是在构建一个面向政企的安全体系,深究其业务到底是to C或to B已没什么意义了,只能说两种成分都有,但却并不直接向C或B卖产品。360的安全能力肯定是从C端发展起来的,用户市场相当于网络威胁的操练场,是病毒和漏洞大规模被应用的地方,但其面临的威胁很少能到网络战的地步,威胁多数来自网络黑产。360的安全能力当然也通过C端这个演练场建立起来,之后很快就切入了政企安全市场,利用在C端市场所掀起的巨大声势获取B端客户,为机构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

 

mmexport1567588528310.jpg


政企安全本来并非360的新业务,360进入这个业务的时间要远比市场想象得早,当然将其定为一个新战略的核心时间并不长。政企安全的难点很多,除了要具备远超用户市场的技术能力之外,不同的企业千人千面,各自都有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指望用全自动化的平台防御解决安全问题并不现实。不过自动化机制还是要有的,用以解决一些人力难以完成的任务,但更关键的还在上层涉及到人力的地方,漏洞发现、威胁处理等,这些高精尖的问题不能全交给机器,很多要由人力来做出决策,但部分工作可以让机器执行。

 

360安全大脑就是这样一个基础架构,支持其运行的是360积累了十几年的安全大数据,但光有这两者并不够,因为仅有这两者的话可以做到对过往出现过的威胁进行侦测和处理,但是在未知的威胁方面就束手无策了。再往上一层就是威胁情报和知识库了,目前360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国内顶尖的。全球做平台和做系统的企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对白帽子或安全人员上报的漏洞表达致谢,截止目前,360总计获得微软271个致谢,谷歌则致谢了497个,苹果为57个,Adobe为114个,华为36个,高通26个等,甚至连特斯拉都有一个致谢。防御的根本要在于了解进攻方式,而善于发现漏洞则成了检验安全防护能力的一把标尺。

 

今年8月360安全大脑入选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有了国家队的身份,意味着安全大脑作为安全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已得到国家认可。人工智能除了算法、算力和数据之外,其实还要有很多看不见的能力加以配合,360在安全领域的威胁情报和知识库积累的厚度,就是这种看不见的能力。360为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网上实战攻防已有多年,侦测到来自国外的APT攻击四十多起,将我国政企在网络保护方面的一些短板和弱点暴露出来。这个成绩的取得,应该说是在那些看不见的能力为主,人工智能为辅的情况下实现的,而这种能力,360认为可以分享出去。

 

分享与共建不一定收费,甚至赋能也不一定收费,360政企安全的商业模式未必现在就能看很清楚,不过首先向用户展示自身不可替代能力这方面,倒是与360早期的商业逻辑设计非常相似。利用十几年积累下来的安全大数据,加上出色的威胁情报获取能力和知识库,外加一群顶级的安全专家,帮政府和企业做了不可替代,别人做不了的事情,届时商业模式自然就出来了。但是转头一看,这些条件和能力不是谁都具备的,大多数企业即便是想模仿也模仿不来,360踏上这条路本身正是给竞争设置了很高的技术和能力壁垒,而这也就是周鸿祎所说的,“非我莫属,舍我其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贝塔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贝塔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葛甲

    总访问量:2416269
    全部文章:1274
互联网发展史研究者和观察者,“通俗互联网”概念的倡导者,长期从事新闻出版,互联网研究和舆情分析工作,是国家级核心期刊《网络传播》的专栏作者,著有《千万网事》等专业书籍,现任职于五洲传播网络中心。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贝塔网官方微信公众号